國家電投光伏裝機44.23GW居世界第一
發布時間:
2022-07-11 10:08
數據顯示,隨著6月29日10時58分中國電力河北沽源400兆瓦“光伏+儲能”示范項目二期220兆瓦工程全容量并網發電,國家電投電力裝機規模突破2億千瓦,其中,風電裝機規模3915.41萬千瓦,光伏裝機規模4423.45萬千瓦,水電裝機規模2462.69萬千瓦,核電裝機規模921.27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達62.39%,光伏發電、新能源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發展光伏發電產業,要做好規劃和布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突出規范性和有序性。作為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國家電投積極進行產業布局,帶頭提高創新能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品,切實發揮產業引領作用。2021年9月29日,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錢智民在一場論壇上表示,自2016年以來,國家電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5年增長了6倍,超過3500萬千瓦,穩居全球第一,光伏累計發電量超過1300億千瓦時。該企業已成為全球光伏發電的領跑者。截止到今天,一年時間內僅光伏增幅就達到1000萬千瓦。在當天發布的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宣言(升級版)中,國家電投也再次展現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的決心和致力成為全球光伏產業領跑者的雄心——“我們再次宣示:到2025年,國家電投將基本建成全球光伏裝機規模最大、核心技術領先、具有綜合競爭力、生態環境友好的‘世界一流光伏產業。”
為實現這個目標,國家電投提出四個“致力于”的舉措,即:致力于創新光伏發展模式,與能源系統實現高效融合,促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消納利用,擔當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致力于推動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打造萬億級綠色光伏全產業鏈;致力于推動光伏產業技術創新進步,促進光伏產業更高質量發展;致力于開創全球合作共贏新模式,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值得注意的是,已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國家電投在此次宣言中提出進一步夯實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即:力爭到2025年,國家電投光伏發電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在此前2019年發布的宣言中,到2025年,國家電投這一目標的裝機總量為4500萬千瓦。
“為什么國家電投能夠一直引領行業的發展,這與我們實證試驗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龐秀嵐介紹到,目前國家電投擁有年度實證實驗、青海共和百兆瓦實證基地以及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
年度實證實驗是指電站建設階段除主流產品安裝外,對尚未驗證的新產品、新技術進行小規模安裝驗證,如雙面組件、組串式逆變器、各類跟蹤系統等,通過數據驗證結果作為后期大規模推廣的支撐依據,指導電站設計,引領行業導向。
例如,2017年國家電投在采購格爾木項目組件的時候,國內廠家還沒有規模化推出雙面組件,當時國家電投與幾大組件廠商聯合推出了雙面組件的產線,供格爾木項目安裝,由此雙面組件被拉開了序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廣了雙面組件產品的研發。
2015年國家電投建成了青海共和百兆瓦實證基地,該基地設置了6個實證對比區域,選用26種組件、21種逆變器、17種支架,展示30種設計理念、15種新設備、30種新材料以及4種儲能技術,實現全球148種光伏主流技術及產品同臺對比。青海共和百兆瓦實證基的數據分析與發現的問題,對設備的研發和設計制造以及標準的制定起到了支撐作用。
2021年,在大慶建成了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作為全球首個國家能源局批復的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臺,規劃布置的實證實驗方案約640種,折算規模約105萬千瓦,“十四五”期間分5年建成,一期布置實證實驗方案161種,折算規模20萬千瓦,2021年投產運行。
為推動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電投還表示,未來將全力打造涵蓋研發、設計、制造、建設、運營、回收等環節的光伏綠色產業鏈。同時,依托光伏儲能實證基地定期發布數據分析藍皮書,促進全產業鏈技術迭代升級,提升產業引領能力。而且,將率先開展退役光伏組件回收商業應用,到2025年力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十四五”時期,光伏行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從規模效應到單瓦利潤,國家電投的目標正一步步引領產業的持續發展。
(本文轉載自世紀新能源網,侵刪。)
下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暫無數據
訂閱我們
可以在輸入框里提供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以便及時訂閱企業相關新聞!